免费直接进入网站的入口_线路二请点此进入_已满18从此进入蘑菇张警官

全国首例!昌九高铁钢箱梁大坡度驮运施工以毫米级精度跨越3条既有线

时间:2025年04月03日 来源: 作者:《铁路建设报》乔锦涛 王金凤 阅读: 字体: 【

  4月3日,中铁一局承建的昌九高铁左线跨杭瑞高速特大桥(74+150+74)米钢混梁最后一段梁,成功完成大纵坡下坡驮运施工,以毫米级精度安全跨越3条铁路动脉,精准落在19号墩上方,为钢混梁合龙奠定了坚实基础。像这样横跨三条铁路线的钢箱梁大坡度驮运施工,在全国尚属首次。

  昌九高铁左线跨杭瑞高速特大桥(74+150+74)米钢混梁采用“先悬浇,再转体,后驮运”的施工工艺,此次驮运施工的钢箱梁是(74+150+74)米钢混梁的最后一段梁。该段梁长50米、重378吨,分为5段制造、运输。施工中,项目部在临近桥墩的箱梁上搭建拼装平台,采用16台驮运小车组成“运输矩阵”,以每分钟1米的速度一次性完成了54米的过孔作业。

  “每前进1厘米都需要精准计算,尤其是跨越3条铁路线的复杂环境,天窗时间有限,必须分秒必争。”项目负责人赵少强说道,“我们采用的‘下坡驮运法’突破了传统步履式顶推施工在时间上的限制,通过小车同步系统、顶力自动控制系统、多重保险制动系统,实现了钢箱梁在大坡度坡面上的平稳快速滑移,工效比传统步履式顶推施工提高了10倍,为同类工程施工积累了宝贵经验。”

  面对上跨京九铁路上下行正线和武九铁路西南下行联络线的复杂施工环境,项目部构建了“三级防控体系”:施工前,组织30余次方案推演和涉铁施工专项演练,为正式施工做足准备;施工中,实行“一机一监控”,并由技术骨干定点指挥16台驮运设备协同作业,确保过程安全可控。同时,项目部还采用BIM技术对钢箱梁位移偏差进行实时监测,确保横向误差≤2毫米、高程误差≤3毫米,将误差控制在毫米级范围内。

  最后一段钢箱梁驮运施工的完成,为后续钢箱梁配切、落梁施工奠定了坚实基础,等到4月中旬,落梁施工完成后,昌九高铁左线跨杭瑞高速特大桥(74+150+74)米钢混梁将正式合龙。

  昌九高铁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八纵八横”高铁主通道京港高铁,也是国家“十纵十横”综合运输通道福银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通车后,对于江西省打造昌九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进一步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助力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实施,推动沿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运梁前

    

    运输中

    

    运梁成功

    

    运梁成功

责任编辑:张刘敏


临安市| 锡林郭勒盟| 酒泉市| 九寨沟县| 仁化县| 湟源县| 吐鲁番市| 青神县| 颍上县| 南昌县|